• <blockquote id="vwu7f"></blockquote>

    <tt id="vwu7f"><wbr id="vwu7f"><ins id="vwu7f"></ins></wbr></tt>
      
      
      <b id="vwu7f"></b>
      <b id="vwu7f"><video id="vwu7f"><input id="vwu7f"></input></video></b>

      <acronym id="vwu7f"><bdo id="vwu7f"></bdo></acronym>
    1. 您好,歡迎來到南京廣播電視臺!

     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 資訊 > 焦點

      我蘇漫評·節氣說丨晝夜平分春日暖 趁取芳景更前行

      2023年03月21日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  山色連天碧,林花向日明。今日,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——春分。

       

        春分物候 · 千花百卉爭明媚

        “春分者,陰陽相半也,故晝夜均而寒暑平?!贝悍种?,太陽直射赤道,南北半球晝夜均分,此后北半球晝漸長,夜漸短。

        春分之“分”,亦平分春季。按照我國的傳統歷法,立春至立夏之間九十日為春季,春分正好平分這三個月,所以古時春分又稱“春半”。

        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。一候玄鳥至,在南方越冬的燕子飛回北方,銜草含泥筑巢而居。二候雷乃發聲,春雷隆隆,在古人眼中乃陽氣生發之聲。三候始電,雨水天氣,閃電將劃破長空。

        春分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依次為海棠、梨花和木蘭,三花遍開,千花百卉爭明媚。和風煦日,岸柳青青,正是游春好時節。

        春分習俗 · 忙趁東風放紙鳶

        春菜嘗鮮

        昔日嶺南一帶有春分吃春菜的食俗。春菜是一種野莧菜,古時又稱“春碧蒿”,與魚片滾湯,名為“春湯”。民謠歌曰:“春湯灌臟,洗滌肝腸。闔家老少,平安健康?!比氪汉?,香椿頭、馬蘭頭、薺菜等野菜萌芽,成為江蘇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春日時鮮。

        踏青放鳶

        春光大好,宜趁東風放紙鳶。古人相信放風箏可以放掉“晦氣”,人們在風箏上寫下自己的名字,將風箏放到高處,然后剪斷繩索,“晦氣”就被帶走了。放風箏時需要用到手、腕、肘、臂、腰、腿等各個部位,在融融春光里舒展筋骨,心情也明媚起來。

        立蛋慶春

        “春分到,蛋兒俏?!睋妨嫌涊d,“春分立蛋”的傳統起源于4000年前,人們以此慶祝春天的來臨,如今這一民俗活動已成為世界游戲。相傳春分這天雞蛋最容易豎起來,但科學家認為二者并無關系,立蛋的訣竅是拿著蛋不動,直到蛋黃盡量往下沉落。

        春分農耕 · 古今催“耕”大不同

        春分過后,氣溫逐漸回升,雨水日益充沛,此時農作物生長旺盛,俗話說“棒槌落地要生根”,正是播種的好時節。因此,農諺有“驚蟄到春分,下種莫放松”“春分麥起身,一刻值千金”等說法,春管、春耕、春種從此進入繁忙階段。

        跨越千年,一句句農諺傳承著農耕智慧,而現代農業科技的進步,正在江蘇大地上“慧”就一幅幅春耕新圖景。又是一年春分時,和小蘇一起走進農田,找找古今催“耕”大不同!

        強國必先強農,農強方能國強。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,“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,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”。

        過去十年來,江蘇著力強化農業物質裝備和技術支撐,將“藏糧于技”落到實處。每年新建高標準農田300萬畝以上,建設2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,建成省農業農村大數據云平臺,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.9%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3%、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達66.5%,向科技要產量、要效益。

        立足糧食總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的高起點,江蘇以加快建設5000萬畝“噸糧田”等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為牽引,用實際行動“端穩”中國飯碗,為守好大國糧倉“耕”基助力。

        春光盈暖,為大地序寫新篇。勤耕細耘,為豐收埋下期許。晝夜平分春色,前路光明漸長。在這個萬物勃發的時節,愿你我在人生的曠野上迎風奔跑,一路向陽!

      • 來源:我蘇網
      • 審核員:張超 繆露
      • 責任編輯:王后征
      91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